近几日,从中央政治局会议、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股票职业炒股,到财政部、发改委等宏观经济部门密集发声,稳增长政策加码的信号更加明确。
本周(6.06~6.13)国内市场电解铜现货库存42.80万吨,较6日降2.11万吨,较11日增1.67万吨;
7月31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,推出一批操作性强、效果好、让群众和企业可感可及的增量政策举措。在扩大国内需求、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等方面取得更多实质性突破。依靠实打实的政策举措和改革行动,释放更多积极信号。
多位专家对第一财经分析,下半年经济工作的基调方向和具体安排越来越明晰。国常会重申坚定不移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,强调要优化强化宏观政策,加大宏观调控力度,再次释放了稳增长政策加力的清晰信号。下半年财政政策、货币政策、产业政策都会朝着推动经济回升向好的方向持续用力、更加给力。
逆周期政策调节仍有足够空间
国常会强调,增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态势,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,坚定不移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。
今年年初制定的全年经济增速目标为“5%左右”。上半年GDP同比增长5%,考虑到二季度经济增速回落、下半年同期基数较二季度抬升,下半年稳增长压力或进一步加大。
从先行指标来看,国家统计局7月31日发布的制造业PMI为49.4%,比上月略降0.1个百分点,连续三个月位于荣枯线之下,需求不足矛盾凸显。
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赵辰昕8月1日在国新办举行的“推动高质量发展”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表示,对下半年经济走势要全面辩证地看待。一方面,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增多、国内有效需求不足、经济运行出现分化、重点领域风险隐患仍然较多、新旧动能转换存在阵痛;另一方面,经济运行中的积极因素和有利条件在不断积累。
赵辰昕强调,从宏观组合政策看,“逆周期政策调节仍有足够空间”。党中央、国务院部署的“两重”(国家重大战略和重点领域)、“两新”(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)等重大举措正在加快推进,超长期特别国债、中央预算内投资、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以及2023年增发国债等项目建设都在加快推进、加快形成实物工作量。
目前,发改委已下达今年前两批“两重”建设项目清单,主要集中在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、提升粮食和能源资源安全保障能力、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、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等领域,正在抓紧推动资金尽快到位、项目加快开工建设。
此外,近期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,安排3000亿元左右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,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,其中包括直接向地方安排1500亿元左右,支持地方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,更加快速便捷地让政策“真金白银”直达消费者,更好满足居民消费升级需求。
研究推出增量政策
国常会指出,要优化强化宏观政策,加大宏观调控力度,既要根据已出台政策的施行情况狠抓落实、加快进度,也要研究推出一批操作性强、效果好、让群众和企业可感可及的增量政策举措。
财政政策方面,财政部综合司司长林泽昌7月31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,下一步,财政部将加大政策实施力度,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。重点抓好四个方面具体工作:一是更好发挥政府投资带动放大效应;二是加力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;三是持续强化基本民生保障;四是加强财政收支管理。
值得一提的是,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方面,财政部将着力支持解决产业链、供应链中遇到的“卡脖子”问题,组合实施多种政策工具,支持集成电路、工业母机、医疗装备、仪器仪表、工业软件、基础软件等重点产业链发展,支持打造自主可控的产业链供应链。
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对第一财经表示,下半年也可能出台增量财政政策,其中,不排除在今年计划发行1万亿元的基础上,下半年加发一定规模超长期特别国债的可能,同时也有可能再发行一定规模的特殊再融资债券,用于置换地方政府隐性债务。这些措施都有助于加力提振内需,有效化解地方债务风险。总体上看,考虑到当前中央政府负债率比较低,下半年财政政策有充足的加力空间。
货币政策方面,在近期人民银行已下调政策利率、引导贷款市场报价利率(LPR)下降的情况下,市场机构普遍看好人民银行在下半年择机降准,或继续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来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。
财信研究院副院长伍超明告诉第一财经,为配合财政发力、缓解银行息差约束和资本约束,预计下半年降准概率依旧不低;同时,有效需求不足、实际利率维持高位、美联储或启动降息,预计国内降息的窗口或仍未关闭;结构性工具方面,将加快推动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、保障性住房再贷款等存量政策落地见效,储备一批惠民生、促消费的增量再贷款工具可期。
关键领域改革加速推进
业内认为,针对外部环境复杂多变、国内经济运行的矛盾和风险,要把改革摆在更加突出位置,以改革谋发展,破除机制体制障碍,培育新发展动能。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深化改革作出了全面部署,下半年除了稳增长政策全面发力外,几个关键领域的结构性改革也有望朝前迈进一步。
国常会强调,要进一步稳预期强信心,依靠实打实的政策举措和改革行动,释放更多积极信号。此前政治局会议也提出,要以改革为动力促进稳增长、调结构、防风险。
中央财办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韩文秀日前也提到,下一步要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,实现更为均衡、普惠、包容的发展,一靠政策给力,二靠改革发力。要扎实推动人民群众和企业可感可及的改革。
7月31日,国务院印发《深入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计划》,以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,充分释放新型城镇化蕴藏的巨大内需潜力。行动计划提出了新一轮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行动、潜力地区城镇化水平提升行动、现代化都市圈培育行动、城市更新和安全韧性提升行动等四项重大行动、19项重点任务及有关政策措施。目标是经过5年的努力,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升至接近70%。
财税改革方面,财政部副部长王东伟7月31日透露,在拓展地方税源方面,财政部考虑将推进消费税征收环节后移并稳步下划地方,统筹考虑中央与地方收入划分、税收征管能力等因素,分品目、分步骤稳妥实施,拓展地方收入来源,引导地方改善消费环境。在适当扩大地方税权方面,财政部将在中央统一立法和税种开征权的基础上,探索研究在地方税税制要素确定以及具体实施上,赋予地方更大自主权。财政部还考虑将规范非税收入管理,适当下沉部分非税收入管理权限,由地方结合实际差别化管理。
国资国企改革方面,国资委近日表示,根据国家战略需求,进一步明确重点投资领域和方向,加强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前瞻性战略性产业领域的投入布局。健全在完善公司治理中加强党的领导的制度机制,提升董事会建设质量,深化三项制度改革,加快建设现代新国企,建设更多世界一流企业。坚持“放得活”与“管得住”相统一,不断提升监管和服务效能,把国有资产守护好、发展好。
此外,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各项措施也将进一步落地见效。赵辰昕表示,下一步,将为民营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和提供更多机会。在破除准入壁垒方面,推进基础设施竞争性领域向经营主体公平开放,完善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建设长效机制,营造公开透明便利的市场准入环境。在强化法治保障方面,制定民营经济促进法。健全涉企收费长效监管和拖欠企业账款清偿法律法规体系。加强产权执法司法保护,建立高效的知识产权综合管理体制。
(本文来自第一财经)
海量资讯、精准解读,尽在新浪财经APP责任编辑:刘万里 SF014股票职业炒股
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,不代表炒股网上配资平台观点